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万酒招商网 > 业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 一次是“维权”,一次送“头条”,江小白为何被两任队友“薅羊毛”?
业有限公司

一次是“维权”,一次送“头条”,江小白为何被两任队友“薅羊毛”?

2018年5月13日,山东云小白酒业有限公司召开“针对重庆江小白的商标侵权诉讼山东云小白酒业新闻发布暨事件说明会”。会议主题一目了然,山东云小白酒业要就商标争议“说道说道”。但消费者对这种铺天盖地的“小白”嘴仗,看得也腻味了,估计吸引不到多少眼球。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生产力”,坚持擦边“小白”商标,风险高、吸睛力差。于是就有升级版问世。同样是流量“薅羊毛”,要做的像“品牌策划”,同样是“蹭热点”,却要包装成“108万送江小白上头条”。只能说,江小白这次遇到的“薅羊毛”党,进行了“人工智能”升级。



从商标模仿、外观雷同到营销策划流量“薅羊毛”,江小白似乎遇到了新挑战。



01



108万送江小白上头条 “标题党”取代“模仿秀”


“人红是非多”,青春小酒江小白爆红以后,“酱小白”、“川小白”、“古小白”等各式各样的“X小白”就遍地开了花。但总体而言,这都属于走商标和外观瓶型“模仿秀”的老路子。



商标“模仿秀”人满为患,于是,从“模仿秀”转型,“标题党”就有了用武之地。5月22日,多家媒体爆出如下新闻。





108W,还送江小白上头条,这剧情比“X小白”起诉江小白商标侵权还狗血。但是看了正文才发现,这也是在消费读者“智商税”。



首先,“108W送江小白上头条”源于一条微博,说的是一个叫“XX巴顿”的新创白酒,创始人以前在江小白任过职,现在自己创业了,就晚上在微博上向前老板喊了一嗓子,“我要花108W送你上头条”,为什么是108W,上什么头条,多久上,何以为证?看得一头雾水。一句无头无脑之言,和某个人喝多了,半夜跑到大街上狂呼“我是外星人再世”是否相似?微博狂言乱语,被包装成新闻标题,怎么就变身“营销策划”了。



其次,作为新品牌,缺乏知名度,想送江小白上头条是梗,想碰瓷江小白给自己引流是真,从微博中产品图片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在抛出一句无头无尾的“108W送你上头条”后,通篇喋喋不休都在介绍自己的产品,还要故作矫情的来一个表情包—“备注:江小白和我没有关系喔”,呵呵,没有关系半夜叫什么,只能说是个“戏精”。


02



从“封杀我”到“上头条” 江小白“前队友”两次发飙 江小白此次遇到的“头条门”,和前队友杨XX不无关系。





据称,杨XX是江小白前营销总监,江小白缔造者之一,后抛弃了200万年薪自我创业。还被定位为中国小瓶白酒实战营销第一人。



不过也有人表示,杨XX“中国小瓶白酒实战营销第一人”出于自我包装,有酒业人士指出杨XX没有出任过江小白营销总监,杨XX网上呈现的市场案例,更多的体现在业务执行层面。此次提出“送江小白上头条”,无非是借自己产品上市,再薅老东家一把流量羊毛。



江小白遭遇前队友“薅羊毛”,已经不是第一次。2018年5月,一篇《刚刚,江小白下令全国封杀我!》的热文在业内传播,文章称,江小白下发内部通知,禁止江小白渠道内经销商与河南华酒汇贸易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一款饮料进行合作。文章称这封禁令是因为江小白方面销售公司(重庆格点)拖欠华酒汇700万的返利及市场支持费用,华酒汇就此提交了民事诉讼书,为给华酒汇施加压力撤回起诉而提出封杀令。





与“108万送江小白上头条”相似,后续华酒汇又发布文章《那个被江小白封杀的XXX,究竟是谁?》,文章在否认向江小白“维权”是博眼球的同时,使用了90%的篇幅介绍了自己的团队和产品,并留下了各区域负责人电话欢迎经销商洽谈合作。究竟是“维权”还是“招商”,不言自明。



03



从“模仿秀”到“薅流量” 走红不能学“凤姐”





中国白酒市场竞争激烈,要想打造出一个品牌难上加难。于是擦边“走捷径”就有了很大的市场。甚至连酒业巨头五粮液,也遭遇了从“一粮液”到“九粮液”的“孪生”品牌,五粮液还和其中数家打起官司维权。



江小白走红以后,第一波尾随而来的就是商标和外观模仿者,目前市场上带有“小白”类似商标及外观的,有数十家之多。随着知识产权执法完善,以及模仿的泛滥成灾,“模仿秀”显然步履蹒跚。



于是,薅江小白流量羊毛的“策划流”登场了。“策划流”的产品和江小白迥然不同,不存在商标及外观侵权,吸引流量最大的手段,就是想法设法和江小白拉扯上一点关系,然后抓住一点不顾其他,先把眼球引过来再说。于是,火爆吸睛的“封杀论”、“上头条”就粉墨亮相了。相比商标争议,这种软性“骚扰”,让江小白很难有“实锤”反击。



从传播角度,新产品为了吸引眼球,总是喜欢挑逗甚至挑战行业老大,因为这最具有新闻和传播性。当年奥克斯空调公布行业成本,京东血战苏宁,近期的瑞幸咖啡起诉星巴克垄断都是为了品牌快速走红。但是,品牌想走红也不能无原则,不能完全学“凤姐”。某汽车品牌为了走红,采取了“牛拉宝马”、“马拉奔驰”的“事件营销”。但是最后畅销的依然是奔驰、宝马。消费者不傻,品牌和产品还是要市场认可,“凤姐”知名度高是网红,但有几个愿意娶回家过日子的?因此,做好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可能比“送头条”当网红,要更可靠更持久一些。

上一篇:争议中的江小白能否玩动全产业链?

下一篇:江小白移动小酒馆抵达深圳 带你“混”出自己的味道